高中地理時區?高中地理時區計算方法 (某地的經度+7.5°)÷15°所得的整數商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或某地經度÷15°所得的商若大于7.5,商進1,若小于7.5,商不變,商為該地所在的時區。那么,高中地理時區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區拿核此時:每個時區的時間;
地方時:每條經線的時間
時區消迅:以0度經線為準想東向西各7.5度,劃出中時區,然后向東向西用同樣的辦法劃分出24個時區。氏中
1、確定日出日落時刻:
(1)某地日出時刻,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的地方時。
纖滲(2)計算時可以用正午時刻-一半晝長,或者,子夜時刻+一半夜長。
(3)某地日落時刻,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。
(4)計算時可以用正午時刻+一半晝長,或者,子夜時刻-一半夜長+1日。
(5)春分或秋分時,全球晝夜平分,6時日出,18時日落。
(6)赤道上全年晝夜平方,全年都是6時日出,18時日落。
2、確定太陽高度:
(一)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:
(1)晝半球上的太陽高度大于零,值出現在正午,即地方時12點時。
(2)夜半球上的太陽高度小于零,最小值出現在子夜,即地方時0點時。
(3)晨昏線(圈)上太陽高度等于零。
(二)正午太陽高度:
(1)太陽直射那一條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等于90°。
(2)同一天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緯線有兩條,這兩條緯線分布在直射緯線的兩側,與直射緯線的緯差相等。
(3)某一條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等于90°減去該緯線與直射緯線的緯差。
(三)二分二至太陽高度分布規律:
(1)春分時,太陽直射赤道,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°,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。
(2)夏至時,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北回歸線上太陽高度為90°,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的值,南半球達到最小值。
地方時,是一個地方真空碼正的時間。比如,現在是北京時間24.09。這時間就是區時,運虧知而地方時旁消就不是24.09。要按照當地的經度算。
(1)區時的計算
西經110°位于西七區,東經110°位于東七區,中間相差15個時區;
西七區的區時為6:05,往帆猛東算十五數爛個時區可得出東七區的區時是21:05
(2)地方時的計算
區時是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,而東薯轎漏七區的中央經線是105°,與東經110°相差5°,每度相差4分鐘,5*4=20分鐘,可以得出東經110°為21:25分。
高中地理時區計算方法
(某地的經度+7.5°)÷15°所得的整數商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或某地經度÷15°所得的商若大于7.5,商進1,若小于7.5,商不變,商為該地所在的時區。所求地方時=已知地方時±4分鐘/度×經度差(東加西減) 。
1、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,統一使用一種時刻,這種時刻叫區時。區時也叫標準時游咐,每一時都用該時區中央經線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全區通用的時間(經度數能被15整除的經線為該時區的中央經線),這種時間帆段成為這個時區的區時,在區時上,除東西十二區外,任意相鄰的兩個時區,區時相差一小時,任意兩個時區之間,相差幾個時區,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。
2、在時差上,兩地相差幾個時區,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。若已知區時的地點在東,所求地點在西,則用已知區時減去兩地的時區差;若已知區時節的地點在西,所求地點在東,則用已知區時加上兩地是時區差,即東加西減。所以在時刻上,較東的時區比較西的時區區時要早,簡言之:時刻上是東早西晚。
3、求時區:時區數=已知經度/15°(商四舍五入取整數,即為時區數)。求區時:所求區時=已知區時±時區差(東加西減)。求地方時:所求地方時=已知地方時±4分鐘/度×經度差(東加西減) 。
以上就是高中地理時區的全部內容,高中地理地方時計算方法 特殊的時間經線 (1)6時經線: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。(2)18時經線: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。(3)12時經線: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。